重整归来的正邦:携手双胞胎半年成立超40家养猪子公司,锚定3年内出栏规模1200万头
天眼查信息数据显示,正邦现为双胞胎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,第一大股东“双胞胎农业”持股占比15.06%。2024年1月,正邦发生工商变更,鲍洪星取代林峰,成为公司董事长。
2024年3月末手握货币资金30.38 亿元、6月12日股票“脱帽摘星”……生猪出栏量曾冲上全国第2位的正邦,重整成功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,其养猪、饲料和兽药业务的复工复产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。
2023年,正邦出栏生猪548万头,较最高值2021年的1493万头下降幅度达到63%。两年间大量养猪资产由于资金不足、管理落后、疫病防控难度大等原因被闲置。
根据正邦2024年4月发布的公告,正邦与双胞胎一起设立项目运营子公司,通过合资经营的方式,来恢复正邦饲料厂、母猪繁殖、商品猪代养业务正常生产经营。双方一同承担市场风险,共享经营利润。
项目运营子公司按照公允价格租赁正邦的闲置及低效资产,保证正邦有稳定的租金兽医。双胞胎则向这一些企业输入自身在生产技术和工艺、成本控制、精细化管理、管理团队(含养户开发)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。
2023年12月15日,法院裁定正邦重整执行完毕。 根据重整计划,正邦计划在重整完成后3年内,实现年生猪上市规模达到1200万头。
以正邦目前20万头的能繁母猪存栏,3年时间出栏量要从500多万头到1000多万头,仅靠自繁自养模式难度颇高,因而必将主要仰仗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。其在公告中亦提出,将充分的利用双胞胎提供“公司+农户”的市场开发渠道,与优质养户合作,快速投苗,加快恢复生猪出栏规模。
根据新猪派调研,正邦对于养猪资产的盘活目前以南方地区为主。今年以来截至6月21日,其通过新成立的“双证农业”、“双证养殖”2家公司,相继在广西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广东、安徽、海南、江苏、云南10个省份设立42家养猪项目运营子公司。
这种布局特点符合正邦目前“以江西总部为辐射中心的南方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”的养猪战略。正邦认为,养猪选择大于努力,南方部分地区地形和气候为预防非瘟形成天然优势,且为主销区,沿海省份又具有饲料原料进口优势,有助于公司加速业务调整,恢复养殖效益。
此前正邦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落子养猪,自2022年3月开始,逐步从北方市场退出,产能重心往南方转移。截至2024年6月初,正邦能繁母猪存栏量为20万头,其中四成以上分布在江西。
作为饲料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正邦饲料销量在2016年曾冲高至537万吨,在国内上市企业前五中占有一席之地,但后因企业资金链断裂,在2023年下滑至64万吨,缩减幅度高达88%。
据新猪派观察,正邦饲料业务的复工复产,更多的是紧跟双胞胎饲料产业的发展的策略。近年来,猪料逐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,双胞胎开始全力发展禽料,并宣布向反刍料领域进军,抢占市场。
正邦用双胞胎经营管理模式逐步盘活其饲料业务,在产品设计上向双胞胎靠近:以猪料和禽料为主,同时加大力度发展水产料和反刍料。
目前,正邦在全国有50多个饲料工厂,饲料产能1100万吨。截至今年6月初已有11家饲料厂恢复生产,力争年底达到24家。另外在今年上半年,正邦通过子公司“南昌双正农牧”,在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内蒙古等多个省份新设立26家饲料公司,来推动饲料业务复产和加强市场布局。
2023年,双胞胎饲料销量为1366万吨,在国内排名第五。不难看出,正邦在成为双胞胎的控股子公司后,将进一步夯实双胞胎饲料巨头的地位。
人才是公司发展的第一生产力。据新猪派统计,正邦在职员工数量在2020年曾高达5.23万人,后因企业遭受巨额亏损,在2023年末下滑至6064人,缩减4.63万人。
6月12日,正邦股票名称由“*ST正邦”恢复为“正邦科技”。仅仅2天后,正邦就通过官方招聘发布了“养猪员工回家计划”,尽管不久又将其删除,我们仍可以感觉到正邦对人才的渴望。
据新猪派调研,重整归来的正邦,希望打造“新正邦,新气象”,人员管理发生了较大变化。过往的正邦管理混乱,为人诟病。部分人员凭借与高层领导的关系获得高报酬,不劳而获,即便因工作成绩不佳被调岗至基层岗位,也能享受以前的高薪待遇。
如今相同的养猪岗位实行一岗一薪,多劳多得,整体工资构成是“固定工资 + 考核绩效”,绩效视工作成绩而定。另外制定了严格的政策和举措来防止廉洁诚信、管理问题的出现,仅在“廉洁新正邦” 1 个微信号中,从 2023 年 11 月至今,就发布过不下 30 条与“举报有奖”相关的资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