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媒:中国罕见高调炫耀歼-16十年生产350架性能只稍逊五代机!

更新时间:2025-04-02 23:35:43  来源:开云体育app
       

  美国“Military Watch”网站赞扬歼-16战斗机在低空飞行训练中的表现,称其性能仅稍逊于五代机。

  2.该文章指出,歼-16已生产近10年,总交付数量超越350架,成为中国冷战结束后装备顶级规模的战斗机。

  3.然而,歼-16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多用途战斗机定位,可在远程打击任务中发挥作用。

  4.事实上,歼-15T才是国产“侧卫”的最强型号,其装备数量较少,但性能足以竞争“全球最强四代半战斗机”称号。

  5.除此之外,歼-16在训练中展示过挂载10枚空空导弹的特殊装备,可能用于预警机引导超视距使用。

  作为从1991年开始,中航工业研究“侧卫”的集大成者,歼-16在国内口碑极佳。但毕竟有苏制血统,所以在其他几个国家眼中,就有点“仿制改进,万变不离其宗”的味道。然而,3月25日美国“Military Watch”网站,针对前两天歼-16频频低空飞行所写的文章,着实让人大开眼界——我们自己都不敢这么夸。

  “Military Watch”网站将歼-16连续在海滩低空飞行,视为“带有炫耀意味的高水平训练”,因为“超低空飞行对于非隐身战斗机避开雷达至关重要”。而“敢于在距离地面仅数米的空域飞行,也代表飞行员对技术和飞机性能非常有信心”。紧接着,文章认为歼-16挂载了“全球射程最远的空空导弹霹雳-XX”、“还搭载了据说是全球最强大的机载雷达”,其“虽没隐身能力,但在模拟对抗中却只稍逊于五代机”。并且“中国空军高速生产歼-16已有近10年,总交付数量超越350架,是中国在冷战结束后装备顶级规模的战斗机”。

  作为一个平时不会有意夸赞,但也很少恶意贬低中国装备的军事网站,“Military Watch”这次能如此吹捧歼-16,很让人意外。重点是,这些描述还真没有特别夸张、离谱的部分,只不过大家平时确实很少这么露骨的描述歼-16。往深了说,其实也忽视了歼-16的真正价值。从技术上来讲,歼-16继承了苏-30MKK的设计理念,机体硬件则源自双座教练型歼-11BS。而后两者服役时,正值国内制空装备发展疲软,性能不佳的艰难年代,哪怕苏-30MKK也长期以对空作战为主。再加上歼-16搭载大尺寸雷达、超远程空空导弹是事实,所以大家潜意识里认为,歼-16以对空作战为主。

  不过从实际训练情况去看,空军并没有将歼-16视为主力制空装备,这款双发双座重型战斗机,本质上仍然以远程打击任务为主,挂载空空导弹既是自保,也还是为了拱卫队友。在空军三剑客中,歼-10C生产/使用成本最低,歼-20A性能最强,但偏偏是歼-16的装备数量最多,这可不是没有原因的——在国内海空军这么多战斗机里,歼-16大概是最符合“多用途战斗机”定位的型号。其和歼-20A比成本,绝大部分性能又都超过歼-10C,在有歼-20A撑起大梁的情况下,凭借“什么都能干”,活得无比滋润。

  把昂贵的重型机当作中坚力量使用,这是只有中美敢干的奢华操作,连俄罗斯都得靠边站。国内受种种因素影响,其实忽视了歼-16的这份价值,反而无经验丰富的美国媒体看得精准。不过,歼-16其实并不是国产“侧卫”的最强型号(歼-16D作为特种装备自然不算),去年11月登场的歼-15T才是。空军有歼-20A当核心,自然不会把歼-16的空战配置拉到最满。而海军距离接手歼-35还有一段时间,舰载机有限的装备数量也不得不精益求精,再加上歼-15T问世时间还晚了好几年,所以后者才是真的“融三十多年成果于一身”,足以竞争“全球最强四代半战斗机”称号的存在。

  顺带提一句,歼-16也是国产战斗机中,唯一在训练中展示过挂载10枚空空导弹的特殊装备。虽然说内油储量巨大,让歼-16的外挂架分配比较轻松,但也不可能在正常情况下搭载这么多。最合理的解释是,空军希望歼-16作为空空导弹载机,经过预警机引导超视距使用——这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“炸弹卡车”。

联系我们

地址:寿光市稻田镇政府驻地潍高路北
电话:0536-5860088
传真:0536-5860666
邮箱:fssl@cfcfeed.com

关注我们